绿色反应分离与过程强化技术中心

一、研究中心方向与定位

以服务国家“双碳”战略与“绿色智造”为目标,面向国家新生物、新能源、新材料等产业升级、研究所技术与过程集成的方向布局以及新技术产业化需求,围绕绿色反应分离和过程强化中的关键科学、技术和工程问题,融合生物、能源、材料、信息等学科最新成果,发展绿色、智能、高端的反应分离和过程强化技术,推动生物/化工制造的绿色低碳发展。按照应用基础研究、关键共性技术、集成示范三个层次,形成原创性的基础理论和技术,建立工艺、装备、产品一体化的高新技术研发平台。重点部署以下4个研究方向:

二、研究中心架构

绿色精准分离研究组:针对水体、生物复杂体系的低浓度目标组分,开展分离材料精准构建及结构相似物质的精准分子识别和分离研究。开展分离过程工程、产品工程的系统工程及跨尺度研究,探索分离过程强化和分离工程放大的科学规律,实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。目前重点研究金属离子资源仿生分离提取、生物组分提取转化等。

反应分离强化研究组:针对多领域材料应用对纳微窄粒径材料的共性技术需求,将连续结晶生长工艺与颗粒精准分级技术相结合,实现纳微窄粒径材料的精准制备。开发纳微窄粒径材料的反应分离一体化技术,实现多种高端材料的绿色产业化制造。目前研究重点如下: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需求,开发出多种微气泡技术,有效增强传质和降低操作压力;开发出先进的颗粒精准分级方法,实现微米级颗粒的高精度(≥90%)分级,以期在氧化铝、选矿等典型行业实现工业应用;开发出“器艺协同”的反应结晶装备,以期实现安全性高的高镍梯度正极材料与功能性填料-碳酸钙晶须的工业化生产和规模化应用。

高端材料制造研究组:根据国家高端材料的需求,发展绿色制造技术。目前重点发展高浓功能乳液、生物材料与轻量化材料的制造方法与工艺。根据多个领域应用对绿色、功能性高浓低粘乳液技术的共性需求,形成高浓低粘生物与有机乳液制备技术,形成产业化应用。针对生物资源高值化应用的瓶颈问题,发展生物材料的高值化分子裁剪技术与制造平台,形成多种生物基材料制备方法与衍生化技术。根据国家轻量化材料的需求,发展微泡轻量化材料的绿色制造技术,形成原料合成、功能化、助剂与加工等产业链技术。

研究组组长:李朝旭,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,研究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,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。主要从事生物纳米材料、轻量化材料、柔性智能材料等研究工作。入选国家青年人才计划、省泰山学者等人才计划。在Nat. Nanotechnol.Adv. Mater.等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。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、全国商业联合会一等奖等。主持多个国家、省市与企业项目。

智能仿真模拟研究组:针对生物与化学制造过程精准控制与预测需求,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(如大数据、AI等),发展反应分离仿真模拟系统,对“黑箱”反应器中的流体力学、反应动力学、传递特征、关键组分的时空分布等进行模拟仿真,结合数学模型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,将反应分离过程实现“灰箱”、甚至“透明化”,实现反应分离过程的仿真模拟。通过在线与离线分析控制系统、机器学习与数值分析方法研究,建立智能化的放大技术研究平台,服务于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。

 

附件下载: